宝宝玩闹一天后,按理说应该很累睡的很好,但我的宝宝睡觉总不安稳。有时,宝宝睡了一觉后,皮肤会莫名地长出一片红疙瘩,瘙痒刺痛;或者起床后鼻腔发痒要打一连串喷嚏;亦或是莫名其妙出现的湿疹和花粉病……宝宝的皮肤比较敏感,不仅宝宝会如此,而且大人也偶尔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我们经常会发现身边有很多孩子和大人易发生过敏的情况,根据统计,目前的过敏人口数约占总人口数的30%以上,这是一组非常高的数据,也就是说,每3个新生宝宝就有1个是过敏体质。
大部分过敏反应比较轻微,经过一段过敏期就能缓解许多症状,然后慢慢恢复正常。但是另我们烦恼的是,大多数过敏都会反反复复的发作。
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苦恼,觉得是孩子缺少锻炼,抵抗力差,导致经常生病。
其实过敏属于遗传性疾病,基因一直存在,如果爸妈其中一人有过敏体质,生下来的宝宝就有1/4到1/3的几率会产生过敏疾病;爸妈两人都是过敏体质,那么,宝宝的过敏疾病发生几率则为2/3。
会感觉有增多的趋势,主要是因为居住环境改变了。
现在大家居住环境变得更好了,都市化反而让过敏原容易增生。尤其是家里的摆饰、装潢愈来愈复杂,地毯、窗帘、床品等最容易让过敏原最大元凶“螨”藏匿与滋生。螨靠着媒介物的皮屑、口水等生存,最喜欢藏生于毛絮中,所以,只要有人住、有宠物的地方,一定会有螨。(查看螨虫危害篇)
引发过敏症状的原因很多,除了常见的过敏原外,太早让孩子进入幼儿园、接触油炸的快餐品,都是让过敏状况日趋严重的外因。此外,随着乡村城市化的发展,大家终日紧闭门窗,加上家居又过度装饰,让过敏原有更多空间与机会可以大肆滋生。
但是,专家认为有过敏体质未必发病。
并非有过敏体质的宝宝就一定会发病,有些具有过敏体质的人,一辈子都不会发病,因为要产生过敏症状,非得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同时产生,也就是说,环境、气候、体质,三者缺一不可。
儿童过敏疾病种类多,最常见的3种病症为:异位性皮肤炎、过敏性鼻炎、气喘。
除了上述3种常见的幼儿过敏疾病外,过敏性结膜炎跟鼻炎有密切的关连性,发病的比例也高;而过敏性休克更是临床上最危险的症状。
异位性皮肤炎是3大过敏疾病中,最早出现的症状,通常在婴儿期就会出现症状,而气喘、鼻炎等,则在2岁以后才会开始发病。
由于这3大过敏疾病的致病成因类似,除了治疗与照顾方式有些许不同外,预防方式几乎一样,且3种症状又有可能同时发生,因此,我们以异位性皮肤炎为例,来看看如何做好早期预防。
奇痒无比:
痒,是异位性皮肤炎最直接的症状之一,患有此症的宝宝,常常会搔抓皮肤,对年龄较小、手部运动还不灵活的幼儿,常常会因为痒到受不了,导致身体动来动去,尤其是过于温暖的环境也容易让痒感加剧,因此,晚上睡觉盖被时,最容易见到孩子搔抓发痒部位。
特定部位出现红疹:
以婴儿期来说,脸部是好发的部位,通常两颊会泛红,之后,扩大到四肢伸展的外侧,1~2岁时,皮疹就会慢慢转移到手肘内侧,但不会出现在尿布包覆的范围内。
不断复发:
反复发作是异位性皮肤炎另一个主要特征,且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作。夏天,通常是因为汗水的刺激;冬天,则是因为皮肤过于干燥使然。
那么,如何照护此类儿童呢?
防护篇
1.环境温湿度
天气过于湿冷或干燥,都容易导致异位性皮肤炎症状的恶化。因此,夏天一定要开冷气,并将温度设定在27~28℃之间。如果不冷,可用电风扇辅助。不过,室内温度也不能太冷,因为有过敏体质的人,通常会伴随有呼吸道方面的疾病,如果温度过低,反而容易引发呼吸道或气喘的恶化。
如果必须外出,也要做好防晒,回到家后,最好先冲清水澡,水温不能太热,且冲完后擦上清爽型的乳液,让皮肤保持湿润。
2.减少过敏原
目前的居住环境中,要完全避免尘螨,几乎不可能,但对需要长时间使用的枕头、被子、床垫等,就可使用有防螨设计的产品,比如有防螨功能的床上四件套,因为主要螨虫源来自床上,将其密封,便可达到极好的阻螨效果。可大大降低房间的螨虫浓度。(识别了解防螨套件)
若有经济考虑,就须更加勤奋,经常清洗家居用品,保持干净整洁。此外,居家的环境也以通风为宜,定期清洗浴厕。最好不要养宠物,以避免猫毛、狗毛的沾惹。
食物只占过敏成因的10%,2岁以下的宝宝,影响也不超过30%,只要肠胃系统成熟,食物会造成恶化的影响就降低许多,因此不用特意不吃哪些食物。
3.避免情绪影响
异位性皮肤炎的皮肤症状易影响美观,以及哮喘鼻炎等病症在心理上容易呈现焦躁不安,这些情绪反应,更是让症状反复发作的主因,家人的关心与耐心,是协助患者度过发病期的关键。
4.预防感染
病毒与链球菌的感染,也是让症状恶化的因素,避免出入公共场所,少接触生病的人,预防感冒,都是避免发病的好方法。
对于过敏疾病,专家一致建议家长着重预防和治疗早期过敏。其实,只要照护得当、遵从医嘱,跟疾病保持“友好关系”,即使是难搞的3大过敏病症,也能轻松应付。
如果您想获取更多关于防螨面料的知识和资讯,或想了解我们代理的各类面料,请联系南京宗嘉!
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以下资料,谨此致谢:
1.以上文字部分引自钟碧芳《中国保健》